三大繼承方式差異優缺點一次看
特點
|
公同共有繼承
|
一般繼承(應繼分繼承)
|
分割協議繼承
|
定義
|
繼承人在分割遺產前,共同擁有遺產的全部,沒有明確持分比例
|
繼承人按照法定應繼分比例繼承遺產
|
繼承人不按應繼分比例,通過協議自由決定遺產分配方式
|
適用情況
|
繼承人之間尚未達成共識,或情況複雜
|
繼承人對遺產分配無異議,願意按法律規定繼承
|
繼承人已達成共識,希望更靈活分配遺產
|
優點
|
簡化繼承初期程序
|
繼承比例明確,可自由處分持分
|
靈活性高,符合實際情況和意願
|
缺點
|
遺產難以有效利用和處分,易產生糾紛
|
若對遺產分配有異議,可能需訴訟解決
|
需全體繼承人達成一致協議,可能涉及稅務問題
|
遺產處分
|
需全體繼承人同意
|
繼承人可自由處分其持分
|
由協議決定
|
稅務問題
|
較少
|
較少
|
可能涉及贈與稅
|
適用對象
|
繼承情況複雜,或繼承人之間有爭議
|
繼承人關係和睦,對遺產分配無異議
|
繼承人希望靈活分配遺產
|
- 公同共有繼承適合處理複雜的繼承情況,但遺產難以有效利用,且容易產生糾紛。
- 一般繼承適合繼承人關係和睦,且對遺產分配沒有異議的情況,但若有爭議可能需要訴訟。
- 分割協議繼承靈活性高,適合希望更靈活分配遺產的家庭,但需要全體繼承人達成一致協議,且可能涉及稅務問題。

繼承方式大致分為三大類
公同共有繼承
一般繼承(應繼分繼承)
分割協議繼承

公同共有繼承多為過渡狀態?

一般繼承(應繼分繼承)能有效避免爭議嗎?
分割協議繼承就可以靈活配置自己的份額?
- 分割協議繼承需要全體繼承人達成一致協議,如果意見不合就無法順利進行。
- 分割協議繼承可能涉及稅務問題,例如贈與稅等,需要仔細考慮。
- 繼承人有債務信用問題,請不要採用分割協議繼承。
不動產繼承常見問題FAQ
如果繼承人之間對於遺產分配有爭議,應該怎麼辦?
- 協商:繼承人可以坐下來共同協商,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 調解:可以尋求第三方機構或專業人士的調解,協助繼承人達成共識。
- 訴訟:如果協商和調解都無法解決爭議,則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遺產的分配方式。
不動產繼承是否需要繳納遺產稅?
<找代書543小貼士>
114年遺產稅課稅級距金額:
遺產淨額(新台幣)
|
課稅級距金額調整後(114年起適用)
|
5,621萬元以下
|
10%
|
5,621萬至1億1,242萬元
|
15%
|
1億1,242萬元以上
|
20%
|
不計入遺產稅總額
- 配偶553萬元
- 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每1人56萬;未成年可按年齡距屆滿成年的年數,每年加扣56萬
贈與稅
- 免稅額新台幣244萬
- 課稅級距金額
(新台幣)
|
課稅級距金額
|
2,811萬元以下
|
10%
|
超過2,811萬元~5,621萬元
|
15%
|
超過5,621萬元
|
20%
|
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需要準備哪些文件?
- 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書或除戶戶籍謄本
- 繼承人的身分證明文件(如身分證、戶口名簿)
- 繼承系統表
- 遺產分割協議書(若有)
- 不動產權狀
- 其他相關文件(如印鑑證明、戶籍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