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返回文章列表
#不動產 收藏文章 收藏文章

繼承方式怎麼選?公同共有繼承、一般繼承、分割協議繼承哪種好?

繼承方式怎麼選?公同共有繼承、一般繼承、分割協議繼承哪種好?
不動產繼承是人生中重要的課題,選擇適合的繼承方式更是關鍵。本文將深入解析公同共有繼承、一般繼承、分割協議繼承的優缺點,並提供詳細的選擇建議,幫助您順利完成不動產繼承。
 

三大繼承方式差異優缺點一次看

特點
公同共有繼承
一般繼承(應繼分繼承)
分割協議繼承
定義
繼承人在分割遺產前,共同擁有遺產的全部,沒有明確持分比例
繼承人按照法定應繼分比例繼承遺產
繼承人不按應繼分比例,通過協議自由決定遺產分配方式
適用情況
繼承人之間尚未達成共識,或情況複雜
繼承人對遺產分配無異議,願意按法律規定繼承
繼承人已達成共識,希望更靈活分配遺產
優點
簡化繼承初期程序
繼承比例明確,可自由處分持分
靈活性高,符合實際情況和意願
缺點
遺產難以有效利用和處分,易產生糾紛
若對遺產分配有異議,可能需訴訟解決
需全體繼承人達成一致協議,可能涉及稅務問題
遺產處分
需全體繼承人同意
繼承人可自由處分其持分
由協議決定
稅務問題
較少
較少
可能涉及贈與稅
適用對象
繼承情況複雜,或繼承人之間有爭議
繼承人關係和睦,對遺產分配無異議
繼承人希望靈活分配遺產
  • 公同共有繼承適合處理複雜的繼承情況,但遺產難以有效利用,且容易產生糾紛。
  • 一般繼承適合繼承人關係和睦,且對遺產分配沒有異議的情況,但若有爭議可能需要訴訟。
  • 分割協議繼承靈活性高,適合希望更靈活分配遺產的家庭,但需要全體繼承人達成一致協議,且可能涉及稅務問題。

繼承方式大致分為三大類

不動產繼承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方式:

公同共有繼承

依據民法第1151條陳述,當繼承人有好幾位時,在分割遺產之前,每位繼承人對於遺產,都是沒有明確持分比例的,因此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這種方式常見於人在瞬間去世時,或繼承人之間尚未達成共識時的複雜情況。
當辦理繼承時,因為意見不合、互不相讓時,公同共有繼承只需任意一個繼承人單獨去辦理即可,也就是蓋1個人的章就生效,簡化繼承初期的程序,但也導致後續遺產分割時較容易產生爭議。

一般繼承(應繼分繼承)

按照民法第1144條的規定,由全體繼承人按照法定應繼分比例繼承遺產。這種方式適用於繼承人對遺產分配沒有異議,且願意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繼承的情況。一般繼承的繼承比例明確,但也可能因為繼承人之間對遺產分配有異議而產生糾紛。而辦理一般繼承僅需要使用全部繼承人的普通章就可以。

分割協議繼承

不受應繼分比例的限制,繼承人可以通過協議自由決定遺產的分配方式。這種方式適用於繼承人之間已經達成共識,且希望更靈活地分配遺產的情況。分割協議繼承的靈活性高,但也需要全體繼承人達成一致協議,且可能涉及稅務問題。辦理時也需要全體繼承人提供印鑑證明與印鑑章,在遺產分割協議書上蓋章,特別留意,若繼承人有債信問題,務必不要採用此繼承方式。
選擇哪種繼承方式,需要綜合考慮繼承人的意願、遺產的具體情況以及可能的法律和稅務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地政士或律師的意見,以確保您的權益得到保障。

公同共有繼承多為過渡狀態?

公同共有繼承指的是在遺產分割前,全體繼承人共同擁有遺產的全部,沒有明確的持分比例。
這種繼承方式常見於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繼承人之間尚未就遺產分配達成共識。
二、繼承情況較為複雜,例如繼承人數眾多、遺產種類繁多等。
公同共有繼承的最大優點在於簡化了繼承初期的程序。由於繼承人無需立即確定各自的持分比例,因此可以避免因意見分歧而產生的爭議,使得繼承流程得以順利啟動。
然而,公同共有繼承也存在一些缺點。由於遺產的處分權屬於全體繼承人,任何處分行為,如出售、抵押等,都需要全體繼承人一致同意,這使得遺產難以有效利用和處分。此外,由於繼承人之間沒有明確的持分比例,容易在後續的遺產分割時產生爭議,甚至可能導致訴訟。
所以公同共有繼承通常只是一種過渡狀態,繼承人最終需要通過協商或訴訟等方式,將公同共有的遺產分割清楚,確定各自的持分比例,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處分遺產。

一般繼承(應繼分繼承)能有效避免爭議嗎?

一般繼承,又稱為應繼分繼承,是指按照民法第1144條的規定,由全體繼承人按照法定應繼分比例繼承遺產。應繼分是指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遺產的比例,其計算方式會根據繼承人的身份和親等關係而有所不同。
一般繼承的優點在於繼承比例明確,避免後續遺產分割時可能產生的爭議。由於每個繼承人都清楚知道自己應得的遺產份額,可以更有效地進行遺產管理和處分。繼承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處分其持分,例如將其出售、贈與或抵押。
然而,應繼分繼承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缺點。如果繼承人之間對遺產分配有異議,或無法就遺產的具體分割方式達成一致,就需要以訴訟來解決爭議,不僅費時又花錢,更嚴重還會影響家庭和睦。
因此,一般繼承通常適用於繼承人關係和睦,且對遺產分配沒有異議的情況。由繼承人之間事先進行充分溝通和協商,就遺產的具體分割方式達成一致意見,再進行一般繼承,避免後續產生爭議。
 

分割協議繼承就可以靈活配置自己的份額?

分割協議繼承,顧名思義,是指繼承人不按照法定應繼分比例,而是通過協議自由決定遺產分割的配置。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高度的靈活性,繼承人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意願,自由協商遺產的分配不受應繼分比例的限制。
分割協議繼承適用於繼承人之間已經達成共識,並且希望更靈活地分配遺產的情況。例如,某些繼承人可能需要現金週轉,而另一些繼承人則希望獲得不動產可以申請貸款或其他應用,此時就可以通過分割協議來滿足不同繼承人的需求,避免分配不均的矛盾,也維持關係和睦。
 
行使分割繼承時,需要特別留意以下3點
  1. 分割協議繼承需要全體繼承人達成一致協議,如果意見不合就無法順利進行。
  2. 分割協議繼承可能涉及稅務問題,例如贈與稅等,需要仔細考慮。
  3. 繼承人有債務信用問題,請不要採用分割協議繼承。
 

不動產繼承常見問題FAQ

如果繼承人之間對於遺產分配有爭議,應該怎麼辦?

若繼承人之間對於遺產分配無法達成共識,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解決爭議:
  • 協商:繼承人可以坐下來共同協商,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 調解:可以尋求第三方機構或專業人士的調解,協助繼承人達成共識。
  • 訴訟:如果協商和調解都無法解決爭議,則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遺產的分配方式。
 

不動產繼承是否需要繳納遺產稅?

根據台灣的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總額超過免稅額的部分需要課徵遺產稅。免稅額會根據繼承人的身份和親等關係而有所不同。有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專業稅務人員與地政士幫忙處理喔!

<找代書543小貼士>

114年遺產稅課稅級距金額:
遺產淨額(新台幣)
課稅級距金額調整後(114年起適用)
5,621萬元以下
10%
5,621萬至1億1,242萬元
15%
1億1,242萬元以上
20%
不計入遺產稅總額
  • 配偶553萬元
  • 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每1人56萬;未成年可按年齡距屆滿成年的年數,每年加扣56萬
贈與稅
  • 免稅額新台幣244萬
  • 課稅級距金額
(新台幣)
課稅級距金額
2,811萬元以下
10%
超過2,811萬元~5,621萬元
15%
超過5,621萬元
20%
 

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需要準備哪些文件?

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通常需要準備以下文件:
  • 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書或除戶戶籍謄本
  • 繼承人的身分證明文件(如身分證、戶口名簿)
  • 繼承系統表
  • 遺產分割協議書(若有)
  • 不動產權狀
  • 其他相關文件(如印鑑證明、戶籍謄本等)
建議您事先向地政事務所確認所需文件的詳細清單,以避免遺漏。
 

最專業的代書 找代書543

首創全方位線上代書平台,提供專業代書快搜、線上諮詢、高效服務與透明資訊!加入官方LINE,不論是買賣房屋、土地分割、抵押設定還是其他地政相關需求,通通交給找代書5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