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返回文章列表
#不動產 收藏文章 收藏文章

不動產公同共有分割全攻略:遺產協議分割、變更登記流程一次看懂

不動產公同共有分割全攻略:遺產協議分割、變更登記流程一次看懂
不動產公同共有分割是複雜的程序,本文將詳細解析公同共有分割方式,包含遺產協議分割、變更登記流程,並解答常見問題,幫助您順利完成不動產分割。
 

什麼是公同共有?

在不動產領域中,「共有」指的是多數人共同擁有一筆土地或房屋的所有權。而「公同共有」則是共有形式中的一種,指的是共有人基於某種法律關係(例如:繼承、夫妻共同財產)而共同擁有一筆財產,且在分割遺產前,沒有明確的持分比例。
 

公同共有與分別共有的差異

公同共有與常見的「分別共有」最大的不同在於:

持分比例

在分別共有中,每位共有人都有明確的持分比例(例如:各持分二分之一),可以自由處分自己的持分。但在公同共有中,共有人對於共有財產的全部共同擁有,沒有個別的持分。

處分權

在分別共有中,共有人可以單獨處分自己的持分,例如出售、抵押等。但在公同共有中,由於沒有明確的持分,任何處分行為都需要全體共有人一致同意。


公同共有的常見情況

公同共有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繼承

多位繼承人共同繼承一筆不動產,在分割遺產前,該不動產即為公同共有。

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除另有約定外,為夫妻共同共有。

合夥

數人共同出資經營事業,合夥財產為全體合夥人公同共有。
 

公同共有分割方式

公同共有不動產的分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 協議分割

協議分割是指全體共有人透過協商,就公同共有不動產的分割方式達成共識,並簽訂分割協議書。是最常見且最有效率的分割方式,其優點包括:
  • 彈性: 共有人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由協商分割方案,例如決定不動產的分配方式、價金補償等。
  • 節省時間: 協議分割無需經過法院訴訟程序,可以節省時間和費用。
  • 維持和諧: 透過協商,有助於維持共有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協議分隔登記流程

  1. 全體繼承人應就分割方法達成協議。
  2. 協議書須載明分割方法及應有部分。
  3. 全體繼承人攜帶協議書、身分證明文件、印鑑章、印鑑證明(本人到場,則不需印鑑證明及印鑑章)、所有權狀、繼承登記證明文件等,到地政事務所辦理分別共有登記。
 

2. 調解分割(調處分割)

調解分割是指共有人透過第三方機構(例如:向地政事務所申請不動產糾紛調處、鄉鎮市調解委員會)的協助,就公同共有不動產的分割方式進行調解。這麼做的優點在於:
  • 中立性: 第三方機構可以提供中立的意見,協助共有人達成共識。
  • 專業性: 調解人通常具有法律或不動產相關專業知識,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
  • 效率: 調解程序通常比訴訟程序更有效率。
 

調處分割登記程序

  1. 任一繼承人到地政事務所申請「不動產糾紛調處」。
  2. 繼承人提出分割方案。
  3. 綜合討論後,調處委員會提出調處結果。
  4. 無人反對即可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如反對,便須在15 日內,向法院訴請分割,進入裁判分割的階段。
 

3.裁判分割

裁判分割是指共有人無法透過協議或調解達成共識時,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公同共有不動產的分割方式。裁判分割的適用情況包括:
  • 共有人意見分歧: 共有人對於分割方式無法達成共識。
  • 共有人下落不明: 部分共有人下落不明,無法參與分割協議。
  • 其他特殊情況: 例如,共有人之間存在複雜的法律關係等。
法院裁判分割方式又分兩種:「原物分配」和「變價分配」。一般而言,法院會主要考慮「原物分配」的方法,除非共有物無法等比例分配,例如汽機車,這時就會考慮使用「變價分配」。
 

裁判分割的缺點包括:

  • 耗時: 訴訟程序通常較為耗時。
  • 花錢: 訴訟需要支付律師費、裁判費等費用。
  • 影響和諧: 訴訟可能影響共有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裁判分割處理步驟

  1. 由其中一名或數名繼承人向法院提起分割訴訟。
  2. 法院審理後,為分割判決。
  3. 「原物分配」判決確定後,應持判決正本及確定證明書,到地政事務所辦理分別共有登記。如是「變價分配」,則應持判決正本到法院申請變價拍賣,再根據所得依照比例分配。

共有物分割登記要準備什麼文件呢?

在進行共有物協議分割前,繼承人需要先行準備以下文件,以利辦理分割:
1.登記申請書
2.所有權分割移轉契約書
3.所有權狀
4.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
5.申請人印鑑證明
6.土地增值稅繳納或免納或不課徵證明文件
(分割前後價值差額每一平方公尺公告現值以下者免附)
7.契稅繳納收據、免稅證明書或同意移轉證明書
8.其他由中央地政機關規定應提出之證明文件
這邊需要注意在辦理分割時,只有「分割協議繼承」需要印鑑章跟印鑑證明,「公同共有繼承」與「應繼分繼承(平均繼承)」使用一般印章就可以。若有人要跟你要印鑑證明去辦理「平均繼承」就要特別小心!倘若被辦理成功,後續要駁回辦理結果將會非常不容易。
 
 

公同共有分割常見問題 Q&A

公同共有財產如何處分?

由於公同共有財產沒有明確的持分比例,因此任何處分行為,如:出售、抵押、出租等,都需要全體共有人一致同意。未經全體共有人同意,任何共有人都不能擅自處分公同共有財產。
若共有人之間無法達成共識,可以透過協議分割、調解分割、裁判分割等方式解決。
 

分割協議是否需要公證?

法律並未強制規定分割協議需要公證。但是,為了確保協議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建議進行公證。公證的好處包括:
  • 證明力強: 公證書具有較高的證明力,可以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 防偽性高: 公證程序可以有效防止協議書被偽造或變造。
  • 法律保障: 公證人會審查協議內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確保協議的合法性。
若分割協議涉及不動產移轉,則依據《土地登記規則》的規定,應經地政士簽證,以確保登記之準確性及當事人之真意。
 

遺產稅如何計算?

遺產稅的計算方式較為複雜,建議諮詢專業稅務人員或參考財政部的相關說明。
以下提供遺產稅計算的基本步驟:
  1. 計算遺產總額: 將被繼承人死亡時,在中華民國境內及境外遺留的全部財產,包括動產、不動產、存款、股票、保險金等,全部加總。
  2. 扣除免稅額及扣除額: 遺產總額扣除免稅額(例如:一般免稅額、配偶免稅額、子女免稅額等)及扣除額(例如:喪葬費扣除額、債務扣除額等)。
  3. 計算遺產淨額: 遺產總額扣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後的餘額,即為遺產淨額。
  4. 依據課稅級距及稅率計算遺產稅額: 依據遺產淨額所屬的課稅級距,適用不同的稅率,計算應納的遺產稅額。
提醒:
  • 遺產稅的相關規定可能隨時變動,建議您查詢最新的法規資訊。
  • 遺產稅的計算涉及專業知識,建議諮詢專業稅務人員的意見,以確保自身權益。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您了解公同共有分割的相關問題。若有其他疑問,建議諮詢專業律師或地政士,以獲得更詳細的建議。
 

最專業的代書 找代書543

首創全方位線上代書平台,提供專業代書快搜、線上諮詢、高效服務與透明資訊!加入官方LINE,不論是買賣房屋、土地分割、抵押設定還是其他地政相關需求,通通交給找代書543。

相關文章